深夜的台灯下,一位妈妈反复翻看孕期日记,字迹被泪水晕染得模糊:“是不是产检少做了一次?是不是孕晚期没忌口吃了不该吃的?” 自从孩子确诊自闭症,她就陷入了无尽的自我苛责。直到遇见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这份沉重的心理枷锁才开始松动。
深夜的台灯下,一位妈妈反复翻看孕期日记,字迹被泪水晕染得模糊:“是不是产检少做了一次?是不是孕晚期没忌口吃了不该吃的?” 自从孩子确诊自闭症,她就陷入了无尽的自我苛责。直到遇见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这份沉重的心理枷锁才开始松动。
孩子三岁确诊后,这位妈妈的世界仿佛蒙上了阴影。面对孩子不与人对视、重复刻板的行为,以及旁人不解的目光,她将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哪怕是孕期里一次普通的情绪波动,都能成为她彻夜难眠时自我谴责的理由。“要是当初……” 这样的念头,成了她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在亲友的建议下,她带着孩子走进了广州星贝育园。初见学校老师时,她攥着衣角声音发颤:“是不是我的疏忽害了孩子?我还能弥补吗?” 老师们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先递上温水,耐心倾听她压抑已久的情绪。等她情绪稍缓,才温和解释:“自闭症的成因至今尚无定论,不是某个人的过错。现在我们一起努力,帮孩子更好地成长。”
学校为孩子量身定制了成长方案。生活老师从最基础的生活技能教起,手把手教孩子穿脱衣服、用勺子吃饭,将每个动作拆解成简单步骤,反复示范。认知训练课上,老师用色彩鲜艳的卡片和趣味拼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理解基础概念。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孩子开始有了细微的改变 —— 他会在老师递来水杯时,短暂地与对方对视;听到呼唤时,也会偶尔转头回应。
学校同样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自闭症知识,用科学研究成果告诉家长:自闭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孕期行为导致。会上,家长们分享彼此的经历,有人讲述孩子第一次主动挥手的惊喜,有人倾诉陪伴过程中的疲惫,在共鸣与鼓励中,这位妈妈渐渐意识到,她不是独自在战斗。
随着家校合作的深入,孩子的进步愈发明显。他开始主动参与集体活动,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指令任务。当看到孩子第一次笑着把玩具递给小伙伴时,这位妈妈眼眶泛红:“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是星贝育园让我明白,与其沉溺自责,不如和孩子一起向前走。”
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不仅是特殊孩子成长的沃土,更是家长们的心灵灯塔。在这里,无数被自责裹挟的家长放下了心理负担,与学校并肩,为自闭症孩子的未来编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