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孩子来说,轻松自如地开关水龙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对许多自闭症儿童而言,这小小的水龙头却成了洗手路上的 “拦路虎”。他们或是因手部力量不足难以拧动开关,或是无法理解开关的操作逻辑,导致洗手过程困难重重。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老师们用智慧与耐心,为解决这一难题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对普通孩子来说,轻松自如地开关水龙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对许多自闭症儿童而言,这小小的水龙头却成了洗手路上的 “拦路虎”。他们或是因手部力量不足难以拧动开关,或是无法理解开关的操作逻辑,导致洗手过程困难重重。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老师们用智慧与耐心,为解决这一难题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自闭症儿童在开关水龙头时面临困境,与他们自身的生理和认知特点密切相关。部分孩子存在精细动作发育迟缓的问题,手指灵活性不足,难以完成拧动、按压水龙头开关的动作;还有些孩子由于认知障碍,无法理解 “顺时针旋转关闭”“向下按压出水” 等抽象的操作指令。在星贝育园的日常观察中,曾有孩子反复尝试打开水龙头却始终不得要领,急得满脸通红;也有孩子误将开关方向弄反,导致水流四溅,最终放弃洗手。
为帮助自闭症儿童跨越这道难关,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从优化硬件设施和创新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学校将园区内的普通水龙头逐步更换为更易操作的款式,如感应式水龙头,孩子只需将手伸到下方,水流便会自动流出,无需复杂的手动操作;对于仍保留的传统水龙头,在开关处加装了大尺寸的辅助把手,增大接触面积,降低操作难度。同时,在每个水龙头旁张贴醒目的操作图示,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标注开关方向和方法,让孩子能直观地理解操作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星贝育园的老师们采用分步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实物模型进行基础教学,让孩子在教室中反复练习拧动、按压模拟水龙头,熟悉操作手感。老师会手把手地辅助孩子,一边示范一边用简洁的语言讲解:“像这样,大拇指放在这里,轻轻向右拧。” 待孩子掌握基本动作后,再带领他们到真实的洗手场景中实践。
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学校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游戏。例如 “水龙头小能手” 比赛,老师们设置不同类型的水龙头,让孩子们分组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完成开关操作。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给予鼓励和指导,对成功完成操作的孩子及时表扬,颁发小贴纸作为奖励,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星贝育园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操作能力。老师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初期采用 “全辅助” 模式,即老师全程协助完成开关水龙头;随着孩子能力提升,逐步过渡到 “半辅助”,如老师仅给予语言提示或轻微的手势引导;最终实现孩子独立操作。同时,老师们会在日常洗手环节中反复强化训练,让孩子将所学技能转化为习惯。
在星贝育园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不再被水龙头开关所困扰。曾经面对水龙头手足无措的孩子,如今能自信地独立完成洗手流程;那些因操作困难而抗拒洗手的场景,也逐渐被轻松愉快的画面所取代。从 “难题” 到 “技能”,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用专业与爱,为自闭症儿童的洗手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助力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