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在认知、社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其在幽默与玩笑理解中也面临着独特挑战。
这类儿童往往对语言的理解停留在字面层面,难以捕捉隐含的幽默意图和情感色彩。例如,面对双关语、夸张表达或情境玩笑时,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语义转换与社交互动信号,甚至因无法解读他人的表情、语气变化而对玩笑情境感到困惑或不安。这种障碍不仅影响其社交参与感,还可能导致沟通误解,进一步加剧社交隔离感。
针对自闭症儿童在幽默与玩笑理解中的障碍,认知行为干预(CBM)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CBM通过结构化的训练程序,帮助儿童识别和理解社交情境中的语言线索与情感信号。在训练过程中,干预者会借助图片、动画等可视化工具分解幽默元素,如通过对比正常表述与玩笑表述,引导儿童观察语言结构的差异,同时结合角色扮演练习,让儿童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玩笑类型的适用场景。此外,CBM还注重培养儿童的心智理论能力,通过引导其推测他人的意图和情绪,提升对幽默背后社交意图的理解,逐步建立起从“字面理解”到“语境理解”的认知桥梁。
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在应用CBM干预时,形成了一套个性化的实施方案。中心根据儿童的能力水平制定分层训练计划:对于语言理解能力较弱的儿童,先从简单的视觉幽默(如卡通图片中的滑稽动作)入手,通过反复配对视觉刺激与笑声反馈,建立初步的幽默感知联结;对于具备基础语言能力的儿童,则引入对话式玩笑训练,如通过“词语接龙”“夸张造句”等游戏,引导其发现语言组合的趣味性,并在干预者的示范下学习识别他人的玩笑信号(如微笑、眨眼等微表情)。
实践表明,经过持续的CBM干预,许多自闭症儿童在幽默与玩笑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开始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玩笑模式,主动参与互动游戏的意愿增强,甚至能在熟悉的情境中尝试发起简短的玩笑表达。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社交愉悦感,也为其融入集体环境奠定了重要基础。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通过整合专业干预与家庭支持,为自闭症儿童打开了一扇感知世界趣味的窗户,让他们在理解幽默与玩笑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更丰富的社交体验与情感联结。未来,随着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的深入,类似的干预模式将不断优化,为更多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带来温暖与希望。